close
書看的很多,寫的時間卻不夠。應該會有人發明機器,直接將腦裡想的記成文字吧?
這一篇是配合學校的讀書會所寫的,文字可能會「教師」ㄧ點。


在這本書中,最令我欣賞的,是作者主張讀書應該是為了樂趣,而不是為了功課或分數。孩子本就是好玩且充滿想像力的,每個孩子都愛聽故事,卻不見得每個人都愛看書。從「聽故事」要進展成「看故事」,需要的其實就是對書的熱情。如果孩子覺得看書是像呼吸ㄧ樣平常的事,而且他可以從中得到樂趣,那麼他就會自動的愛上書,成為一隻書蟲。如果看書只是為了寫作業,那就變成痛苦的事了。


書中還很強調的,就是父母在閱讀上扮演的角色。如果父母自己都不看書,又怎能要求孩子要看書?作者在書中ㄧ直強調,說故事是出自於愛。父母如果是懷有目的的為孩子唸書(增加語文能力),通常在一段時間後就會覺得沒有成效,而放棄了。甚至怪罪到孩子身上(我工作那麼累,還要陪你看書,結果你一點都沒有進步….),反而破壞親子關係。


其實父母都是非常愛孩子的,但是當孩子長大後,我們漸漸的只看到孩子的缺點、成績,忘了小時候對他細心呵護的心情。或許是生活中太多的忙碌、太多的雜事、太多的壓力在推著我們,使我們暴躁、功利化。如果能每天留ㄧ點時間和孩子說個故事,將這時間當成一個「愛的時間」,無所求的為孩子付出,孩子一定會有最真誠的回饋。


作者要推廣的其實是ㄧ種生活態度。閱讀應該是輕鬆自然的,爸媽帶孩子也要是愉快的,否則這種全年無休,比7-11還累的工作,誰肯擔任?或許這也是生育率下降的原因。太多高知識的父母,擔心沒有自己的時間,或是薪水不夠,而不敢生小孩。其實孩子對物質上的需求並不高,他們最需要的是愛。而愛,是不用錢的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以前在班上做過調查
,查孩子家中有多少課外書,答案懸殊很大。有個位數,有好幾十本。

如果家長肯把ㄧ些補習的錢拿來買書就好了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趴趴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