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向非常喜歡蔣勳的書,我覺得他在美學方面確實有很獨到的見解。
最近我又重讀了一次「天地有大美」。

這本書中以食衣住行四個面向來談生活美學。
可以發現,記憶和情感是美學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。
我們覺得最好吃的菜,往往是媽媽的某道料理,而不是餐廳的大菜。
一件衣服穿久了,會自然順應身體的姿態,讓我們穿著時感到舒適。
就像我們聽到某首歌或聞到某個香味,也會喚起我們的某些記憶,因此我們對這首歌或味道有心的悸動。

書中還有一個觀念:生活美學是從生活的小細節開始的。

我以前在陶藝店打工,有時老闆娘在外敎完課很晚才回來時,往往會請我替她到附近小吃攤買碗麵。
麵買回來了,他一定會挑個喜歡的陶器,把麵倒出來吃,絕不將就使用免洗餐具。
這種習慣也傳染給我。
同樣是吃,倒在磁器中和直接使用粗糙的紙碗,感受就是不同。
我出外一定攜帶環保筷,除了環保,最主要也是我不喜歡衛生筷的廉價感。


一些小小的用心,就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美更有質感。
一朵花、一片喜歡的音樂、一個順手的杯子,都是自己的生活美學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趴趴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